德怀特·约克与1999年金球奖:一桩被低估的悬案
最近又有人翻出旧账,聊起德怀特·约克和1999年金球奖的事。这问题其实不新鲜,每隔几年就会在球迷圈里冒出来,尤其是曼联球迷。作为一名记者,我总觉得这事儿值得说道说道,倒不是非要争个输赢,而是这背后反映出一些个人奖项评选的逻辑,挺有意思。
回想1998年夏天,弗格森力主签下约克,当时不少人还在嘀咕,觉得这笔钱花得有点冒险。毕竟,队里已经有索尔斯克亚、谢林汉姆和安迪·科尔了,锋线竞争激烈得吓人。结果呢?约克在主场首秀就进了两个,质疑声很快就没了。他和科尔组成的“黑风双煞”,那简直是所有后卫的噩梦。整个赛季,他在英超进了18个球,跟哈塞尔巴因克、欧文一起拿了金靴。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、还需要适应豪门节奏的前锋来说,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单。
当然,只看联赛进球数,那年的欧洲金靴是波尔图的马里奥·贾德尔,他进了36个。但金球奖的评选,看的远不止进球数。约克在欧冠的表现,才是他整个赛季的华彩部分。11场比赛打进8球,含金量极高。小组赛客场对巴塞罗那进了两个,四分之一决赛主场对国际米兰,也是他包办了两粒进球。半决赛客场踢尤文图斯,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,他那个头球扳平了总比分,那个进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。
他不仅仅是个射手,约克的技术、策应能力和球商,在当时的中锋里都属于顶尖水准。更重要的是他那种轻松、乐观的态度,脸上总是挂着笑容,这在三线冲冠压力巨大的最后阶段,对更衣室气氛的积极影响是无法量化的。整个赛季下来,各项赛事他总共打进了29球。
但那年的金球奖,确实是神仙打架。最后捧杯的是里瓦尔多,这没什么好意外的。巴西人在巴塞罗那的表现有目共睹,联赛里37场进了24球,帮助球队拿了西甲冠军。他那左脚,简直就是艺术品。
可问题来了,巴萨那年在欧冠小组赛就被曼联挤出局了。里瓦尔多的欧冠数据是三球,其中两个是在诺坎普和曼联踢平那场进的。从欧洲赛场的直接对话和最终成绩来看,约克的表现显然更具说服力。真正让天平倾斜的,是那年夏天的美洲杯。里瓦尔多作为巴西队核心,拿了冠军,自己还成了最佳射手和赛事最佳球员。国家队荣誉这个砝码太重了。相比之下,约克在1999年只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打了一场比赛。这在国际评委眼里,分量自然就轻了。
里瓦尔多拿奖,可以理解。但约克最终的排名,第11位,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当时队里,贝克汉姆凭借欧冠决赛的出色表现,走出了98年世界杯红牌的阴影,排在第二。队长罗伊·基恩排第六。然后就直接跳到了约克这里。榜单上排在约克前面的,还有舍甫琴科、巴蒂斯图塔、菲戈,甚至当时还在帕尔马的贝隆。这些人当然都是巨星,但要说在1999这一年,谁的团队荣誉和个人表现结合得最好,约克绝对有资格进入前五的讨论。
更有意思的是,那年英格兰本土的两项大奖——球员工会最佳球员(PFA)和足球记者协会最佳球员(FWA),竟然都给了托特纳姆热刺的大卫·吉诺拉。吉诺拉那赛季确实踢得赏心悦目,但要论对球队的贡献和最终的荣誉,跟三冠王的核心前锋比,这奖给的……反正我当时就觉得挺怪的。这似乎也说明,有时候评奖看的是球风的华丽程度,而不是实打实的决定性作用。
所以,约克应该赢得1999年的金球奖吗?直接说“应该”可能有点偏颇,毕竟里瓦尔多的美洲杯表现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。但要说他连前十都进不去,只排在第11位,这绝对是对三冠王赛季他所扮演角色的严重低估。
哦对了,约克那年也不是一无所获。他拿了个“年度最佳着装男士奖”。也算是个安慰奖?这事儿现在回头看,更像是个黑色幽默。一个现象级的赛季,最终在个人荣誉上,留下的却是一个时尚奖项和长久以来球迷们的意难平。
TOP1BLG被爆投入7千万,有AL三倍多!在S15世界赛开打之前,LPL三大直播平台举办了亚洲邀请赛,然而LCK来了三队参赛,却直接包揽了前三,令不少玩家对LPL再度失望,甚至对S15世界赛也不再抱有太大希望。而在打不出成绩的情况下,大家也是关注起了各大俱乐部的投入,如果说高投入换来的是这般成绩,...